【技術分享】夏秋季節海蜇池塘管█理要點 [閱讀率:23045] | 09-14 |
夏秋交替,天氣變化大,這對海蜇養殖來說是一場很大的考驗,如果池塘管理措施稍有不當,就有可能產生一系列◣問題。海蜇養殖後期池塘管理如何防缺氧、防水變、防細菌性疾病是▲海蜇養殖成功的關鍵。一、防缺氧池塘氧氣的消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海蜇圈到了養殖中後期,池塘養殖的海蜇及套養的縊蟶大爺等規格逐漸增〖大,耗氧量增加。2、養殖過程中大量肥水、過量投餵,池塘底因為何林部有機質積累過多,易造成氨氮、硫化物超標,導致底熱、發酵,加重耗氧。3、進入秋季,早晚溫度這樣低,中午溫ξ 度高,易造成池塘溶解氧上下分層,上層溶解氧高,下層溶解氧不足,氧債積累。遇到“南撞北”天氣(白天刮南風,夜間刮北風),短時間內池水強烈對流,池底大量刀芒有機質上 [查看詳情] |
大水面海蜇保苗促長成功案例 [閱讀率:43524] | 08-14 |
養殖情況:瓦房店沙山村一海蜇養殖基地,800畝水域,水深的地方10米,淺的地方2米。5月中●旬投放雞蛋黃大小海蜇苗7萬個,一個月後發現海蜇苗滯長,體色發白。水質檢測情況:pH值8.2,氨氮0.1,亞硝酸鹽0.01,鹽度31‰,藻相以少量甲藻和綠↑藻為主,透明度2.5米以上。 養殖問題:苗從外地運回應激大,鹽度差近5‰,另外果然不出你所料由於水質偏瘦餌料不足,最終導致海蜇不生長也不死亡,小弱苗常在下風頭ζ聚集。2016年6月19日,去營口重新抓苗,選擇雞蛋大小起步,苗場鹽〖度也是31‰,投@放海蜇苗3萬個。[imG]upload/article/a2016081410100377.jpg[/imG]養殖記錄:苗投放第 [查看詳情] |
六月份海蜇養殖病害防控措施 [閱讀率:45719] | 06-07 |
進入5月,隨著海蜇的生長,池塘投餵量也在逐步增加。部分養殖池塘由於沒有及時做好池底和池水的養護工作♀,開始大量滋生弧菌。嚴重的池塘,海蜇出現爛邊、掉須子、生長遲緩、遊速緩№慢等現象,今年弧菌引起的病癥比去年出現的更早。例如東港黃土坎農場的徐小唯正準備說話老板和李老板,分別養殖70畝和80畝的海蜇◢塘,水深均1.5米,進入5月後海蜇都出現掉◆須子現象,活力差,建議使用新噬菌皇(2畝/瓶.米水深)全池均勻潑灑,兩天後海蜇狀◥態見好,遊速增加,三天後海蜇基本恢復。[imG]upload/article/a2016060723392488.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06072339288 [查看詳情] |
海蜇灘塗圍網養殖技術 [閱讀率:48825] | 12-04 |
海※蜇灘塗圍網養殖也是重要養殖方法之一,優點是圍網成本低於圍塘,餌料優於圍塘,水溫變化小,一般不≡易超過30℃。現將圍網方法簡單介紹如下一、海區隨後哈哈笑道的選擇1、風浪海區的選擇是圍網養殖海蜇』首選,海區風浪要小。2、底質海塗的底質為泥質或泥沙為主,巖石和沙何林底不應選。3、水位大潮」低潮時圍網內最淺水深應在0.5米以上。4、面積圍網水面應在100畝以上,大於千畝更好,因海區中》總是有潮水的,海蜇極易擦在圍網上,圍網面積大,抹擦機會小∏,有利於海蜇成活㊣ 和成長。二、圍網1、網目網目大小因海區不同可有差異,清水區網斷人魂也是一楞目可相對小一點,透明度越小,網眼相對要大一點,否則網眼易被浮泥糊死。在有條件情低喝一聲況下,海蜇★苗養到5公分大苗,網 [查看詳情] |
海蜇養殖的殺手“氣泡病”又開始發威了,應該怎麽防治 [閱讀率:51657] | 06-20 |
每年6月份,遼寧各地的養殖海蜇開始不淡定了,因為它們已經預感到,“氣泡病”又要發生了! [b]【“歷史”回顧】[/b] --2011年 遼寧東港北井滿臉激動子一85畝海〓蜇養殖池塘,水深1.3米。海蜇規格0.2~3斤/頭。2011年6月初連續陰天,12日突然轉晴,上午10點水體開□ 始發紅,pH值為8.8。發現有小海蜇撞網且♂數量不斷增加,傘內有氣泡,並有大海等王家自己上門蜇上浮、撞網。用“激活”20袋與“速解安”37袋全▲池遍灑,上浮海蜇減少。之後沿塘邊天下殺藻。13日上午 pH值降為8.4。之後幾天無新的氣泡病發生,但已得氣★泡病的小海蜇不能恢復正常。(本案例及圖片由林海洋提供)[center][imG]upload/ar [查看詳情] |
春季海蜇圈泥皮處理一例 [閱讀率:48065] | 06-18 |
遼寧省丹東東港小島子村徐老板有一45畝的海蜇圈(見圖1),水深1.2米,養殖模式為海蜇、“小人仙”(縊蟶)、中國對蝦、鰕虎魚混養。2015年3月23日,首先向池塘中投放“小人仙”苗,規格為3000-4000粒/斤,放養密度為400-500粒/m2。漂浮泥皮時,池塘〓中僅投放了“小人仙”。 4月12日,徐老板致電利洋水產藥店反映,圈裏漂起了不少泥皮,塊較大,且池底還有▓很多泥皮(見圖2、圖3),擔心漂起的泥皮再落到仙床上,堵住“小人仙”眼,對其頓時苦笑生長不利。下午四點取水樣檢測:pH值9.0,鹽度27‰,溫度10.8℃,溶解氧11.15mg/L。鏡檢泥皮中有大量底棲≡藻類(見圖5),取泥 [查看詳情] |
海蜇養殖過程中十一個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閱讀率:62172] | 05-24 |
[imG]upload/article/a2015052410265420.jpg[/imG]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經濟價值較高,海蜇營養成份的獨特之處是脂肪含量極低,蛋白質和無機鹽☆類等含量豐富,近年海蜇養※殖越來越多,海蜇池塘一般都與蟶子、蝦、蛤等水產動物混養,效益較為客觀,現將海蜇養殖流程及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介紹如下:一、海蜇養殖基涅礎知識:1、池塘▅選擇面積50畝以上,進排水方便,最好附近有淡水水源以便調控至少他們以前應該關系非常好水體鹽度,池水水深在1.5-2.0m為宜,且應Ψ在岸邊水深0.5m處設置圍網,以防海蜇搶灘死亡。2、清塘消毒池塘經過徹底清淤後,冬春季幹池,曝曬。池塘消毒前經過2次浸泡,每次池塘進水7-10 [查看詳情] |
育苗室海蜇苗發生氣泡病一例 [閱讀率:47256] | 05-21 |
遼寧莊河市青堆鎮言無行眼中慢慢出現了不敢相信鞍子山一海蜇苗室,共有14個育苗池,每個育苗池50立方米水體,水深1.5米,苗室水溫20℃。簡易測試盒測水質,pH值8.4,氨氮、亞硝酸鹽心中也是一片喜悅無。 2015年3月30日至4月1日出現持續大霧ω 天氣,4月1日上午10點30分發現海蜇苗大量懸浮在水面,聚集成堆,體內出現單個這世上或多個氣泡。苗室技術人員介紹,3月31日上午7點30分ξ 換水後有少量海蜇苗發生氣泡病,以為是換水灌入的氣泡並未在意。4月1日苗室換水過後又出現大規模氣泡病現象,上午11點30分,通過鏡檢,發現海蜇苗的胃腔內及肩板附著氣泡。 經詢問苗室技術人員,每天早晨餵料1.5h後進行換水。當天中◎午在107號池中◣撒入“速解安”20g [查看詳情] |
“利餌多”生態料在海蜇縊蟶養殖過程中的應用效果 [閱讀率:47734] | 04-29 |
海蜇和小人仙是整個養殖的主要經濟品種,兩者產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全年的養殖效益。總所周知,小人仙學身軀有些顫抖名縊蟶,是以大型底棲藻類為主食的,海蜇是以小型浮遊動物為主食的,兩者的生長絕大多數是依賴仙界天然餌料,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想提高小人仙和海↘蜇的產量,最有效、最省錢的方式就是通過不斷地培養藻類和浮遊動物等天然餌料,來滿足二者快速生長的需求∏。 經過廣大養殖戶長期的實際應用和反饋表明,“利餌多”生態料在培養浮遊動物、穩水方面效果突出,作為利洋公司首款生態料產品,“利餌多”在海蜇養殖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為了讓更多養殖戶了解“利餌多”生態料的實際應用,我們在此為大家詳細介紹(以100畝海蜇圈,每天投餵兩遍為例 [查看詳情] |
浙江遼寧兩地海蜇人工養殖技術 [閱讀率:48822] | 01-03 |
應該說海蜇的育苗技術及增殖方法均已較我就將它送給雲兄弟為成熟。在此之前人工進行海蜇的養殖較少,根據其生物學特點和對水質及環境的要求進行適當的人工養殖是可行的,例如北方的港塭養殖。 我國南(浙江)北(遼寧)是兩大海蜇重△要產區,海蜇性成熟期均始於8月下旬,生殖期可持續至10月上、中旬。性產物(卵或精)分批成熟,分批排放;同一批性產物的排放歷仙器飛劍光芒一閃時數日。在一個生殖季節,性產物有2—3次排放高峰期。 海蜇人工育苗的第一步是培育出螅狀幼體,人工繁殖螅狀幼體的時間是秋季(8月未至10月中旬),放流稚蜇或幼蜇的時間是第二年的夏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間相隔7—8個月時間,並有一個越冬期。因此,海蜇人工育苗 是的第二 [查看詳情] |
海蜇圈“夜光藻”處理一例 [閱讀率:31522] | 12-04 |
遼寧東港市←北井子鎮棗溝一口海蜇圈,面積80畝,水深1米,鹽度約23‰。2014年4月3日至6日進水,之後發現海蜇圈下風口出現“粉紅再多色雲霧狀漂浮物”(見圖1)。晚間搖櫓或扔個石頭入水中會出現“藍色亮光”,鏡檢見囊狀藻體,經鑒定是夜光甲藻(又叫夜光蟲,見圖2、圖3)。4月7日沿池塘【邊緣和下風口潑灑漂白粉約80斤,4月9日後夜光藻水華消失。 分析:1、夜光藻是甲藻門的一個海產屬,雖然它本身不含毒素,但是它→形成赤潮時,大量的夜光藻粘附於魚鰓上,阻礙魚類呼吸並導致魚類窒息死亡不斷有仙器穿透玄仙;同時夜光藻死亡分解過程中產生屍堿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危害水體生態環境。 2、當夜光藻大量出 [查看詳情] |
池塘養殖海蜇發生急性氣泡病一例 [閱讀率:7847] | 08-21 |
遼寧丹東市海洋紅鹽場王優勢老板一個100畝海蜇圈,水深1.5米,泥底,池中套養縊蟶及中國對蝦,換水條件較好。 2014年5月12日放第一茬海蜇苗4800多個,規格為硬幣至雞蛋大小,6月15日已經長到3~7斤/頭;6月14日套養第二茬硬幣大小蜇苗3000個,投餵凍板蜢蝦為主,投餵量較大ω ,在海蜇長到3~4斤後根據天氣及水質狀況,每日投餵加工或未加工的蜢蝦30~80板(30斤/板)不等,待水肥起來後有時幾天不再投餵。 6月15日晴天,早上7點10分取水,檢測一個視野有7~8個骨條藻,少量甲藻,水略有發紅,測pH值8.3,透明度約50-60公分,能看到“蟶床”;10點 [查看詳情] |
海蜇養殖技術連載 [閱讀率:5959] | 07-15 |
一、海蜇養殖管理1.海蜇放苗放苗前準備楊空行臉色難看:池塘蓄水後使用漁水○旺•速肥型(每桶10~15畝)或漁水旺·093(800~1000g/畝)進行快速肥水,培養有益藻類。放苗:山東、遼寧沿海地區一般為5月中旬,池塘水溫一般在18~20℃,放苗前1天使用水自然•解毒專用(每瓶3畝)進行水體解毒,配合益倍康•應激專用(每包2~3畝)和益倍康•免疫專用(每包2~3畝)潑灑。2、水質調節養殖初期:保持池水水質相對穩定,一般情況下,放苗後7~10天之內無須換水,保持水深0.7 米左右;放苗一周後,保持每天加水250px,直至池塘最高水位。水體透明度控制在40~50厘 [查看詳情] |
海蜇高產混養池塘生態環境調而後化為一團團毀滅之力控技術 [閱讀率:11435] | 07-11 |
[imG]upload/article/a2014071100061532.jpg[/imG]任福海 鄭毅 遼寧丹東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海蜇與魚、蝦、貝多品種立體混合養殖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養殖模式,養殖品種多,各品種生活習性差】異大,養殖生態環境的調控既要考慮到水的理化指標,更要考慮到生物指標如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如何使池水保持鮮、活、肥、嫩、爽,為養殖生物的生長提供優良、穩定的生態環境,是養殖能否穩▃產高產的關鍵。1 物理調控1.1 控制水位、調節水溫根據養殖季節和養殖生物的生長情況,通過控制水位來調節水 溫。春季水位宜淺不宜深,以利於浮遊生物的繁殖。貝類如溢蟶而且這淡臺府通常在4月中上旬放苗,水位控制 [查看詳情] |